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上海成果闪耀国家科技奖励殿堂

发布时间:2023-11-23 作者: 技术文章

  科学网1月8日上海讯(记者黄辛)在今天上午举行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上海共有58项牵头及合作完成的重大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占全国获奖总数的20.7%。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6项(牵头完成3项);国家技术发明奖11项(牵头完成5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39项(牵头完成13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2人。这是1999年国家科技奖励制度改革以来,上海获奖数占全国比例首次超过20%。

  上海科学家瞄准世界科学技术前沿领域和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持续提升,涌现了一大批重大科学技术成果,闪耀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殿堂。如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由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游书力研究员领衔完成的“芳香化合物立体及对映选择性直接转化新策略”项目,围绕芳香化合物立体及对映选择性直接转化这一挑战性课题,提出了“催化不对称去芳构化(CADA)”概念,发展了系列新配体、反应和方法,并成功地应用于多个天然产物全合成,为芳香化合物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获5项国家发明专利,6个配体授权Strem、百灵威和大赛璐等国际试剂公司全球销售,被同行广泛应用。

  据游书力介绍,该项目基于芳香化合物立体及对映选择性直接转化发展了一系列新配体、新反应和新概念,被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日本、荷兰、中国等国家30多个课题组应用于发展新催化体系和新反应方法。这些结果极大地促进了芳香化合物选择性转化新反应发现,推动了有机化学、药物化学等学科的发展。

  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杨玉社研究员领衔的“国家1.1类新药盐酸安妥沙星”项目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该项目针对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存在的光毒性、心脏毒性等缺陷,通过合理药物设计,采用结构优化的策略,最终研发出具有新颖化学结构(NCE)、疗效和安全性更好的1.1类新药盐酸安妥沙星,成为第一个我国科学家自主研发的氟喹诺酮类抗菌新药。

  据悉,盐酸安妥沙星上市后已惠及患者超过100万人次,对保障人民健康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盐酸安妥沙星经济效益显著,杨玉社和记者说,截至2016年底,已在重庆、福建等22个省市150多家医院销售,加入广东、福建等11省市地方医保目录,销售超过282万盒,销售额近2.35亿元,惠及患者超过100万人次。

  新当选中科院院士、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谢在库领衔的高效甲醇制烯烃全流程技术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该项目历经十余年的持续创新,首创了自主知识产权的全流程MTO技术,并实现工业转化。已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260件、国际发明专利23件。使我国变成全球上第一个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的全流程MTO技术国家。

  “石油是乙烯、丙烯的主要生产原料,而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处于高位,2016年达60%以上。”据该项目完成人之一刘红星博士介绍,“乙烯、丙烯是化学工业的基石。我国富煤少油,预计2025年煤制烯烃将达到烯烃总产能的26%,发展煤制烯烃(MTO)可减少对石油资源的高度依赖,具有重大战略意义。MTO技术发展面临的挑战包括有高选择性催化剂、高时空收率的流化床反应工程与工艺、高回收率的烯烃分离工艺。”

  东华大学陈惠芳研究员参与完成的“干喷湿纺千吨级高强/百吨级中模碳纤维产业化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东华大学研究团队为项目的技术路线及工艺路线提供技术支撑,参与开创高分子量、窄分布的中转化率聚合新工艺,参与开发了高粘度原液多级垂直分配及高压挤出纺丝技术及釜外管式快速预热混合的方法,参与建立了喷丝组件保温系统。据悉,该项目研制的产品满足了航空航天、交通运输、新能源等重点工业领域的需求,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关权威专家这样认为,国家科技奖是衡量科学技术创新和重大成果产出的重要指标之一。今年上海获奖情况从一个侧面表明上海科学技术创新中心的建设初获成效。

关注我们
欢迎您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了解更多信息:
欢迎您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