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24

发布时间:2024-07-04 作者: 医疗设备

详细介绍

  红棉雅苑小区门前一棵木棉树的树龄已有430年,属于二级古树。目前,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对城区的古树名木重新做全面调查,并建立“一树一档案”,实行专人管理、专人保护。

  江门日报讯(文/图记者/张奕维)先锯掉枯枝,再插针输液。日前,新会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的工作人员在北园公园对几棵行道树进行集体挂吊营养液。除了对园林绿化树的日常排查,据悉,去年至今,为优化新会区古树名木的生长环境,提高管养质量,新会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还对城区内古树名木的生长情况做了全面“体检”,并开展复壮工作。

  近日,路过新会区北园公园的街坊可能都会发现,在北园公园内,几棵绿化树被园林工人挂上了绿色的“点滴袋”,袋口向下连着长长的导管,导管末端的针头树体,跟人生病时打点滴的方式非常相似。难道大树也需要“挂点滴”?新会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园林股股长廖英韶介绍,“打点滴”是在为一些长势欠佳的树木输送营养,帮助它们茁壮成长。

  “我们日常不定期开展走访排查,对城区绿化树的健康情况做摸排。”廖英韶说,“有的树树龄大了,逐渐衰弱,容易生病,我们给这种老树挂的营养液中含有树木生长所需的营养的东西,用打点滴的方式注入树木内部,可以为老树及时补充水分和多种营养,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

  据悉,给树木提供营养液原理,是通过激活植物体内的生长酶,加强植物生长恢复能力。“一种原因是补充营养,这些树木可能因根系受到损伤吸收能力变弱,输液可起到辅助吸收营养的作用;另一方面,有些树上有害虫,用‘打点滴’的方式把药输到树上来灭虫。”廖英韶介绍。

  在北园公园,记者看出有的树挂了一袋营养液,有的挂了两袋。现场工作人员解释说:“这是由于每棵树的病情不一样,我们也是对症下药。今天挂了‘点滴’,明后天我们再过来复查,决定是不是继续挂‘点滴’,尽量让这几棵病树重新焕发生机。”

  除了为病树“打点滴”,近日,对位于新会区红棉雅苑小区门口的木棉树,园林工作人员正加紧进行清理寄生物、施肥、灭杀白蚁等管护工作。

  据悉,该木棉树树龄已有430年,为二级古树。此树生长处原为龙兴观旧址,据传于明朝万历年间建造龙兴观时所栽。

  目前,新会城区的古树名木仅存28棵,每棵古树名木都犹如活化石,见证着城区的时代发展和生活轨迹。新会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为优化新会区古树名木的生长环境,提高管养质量,近日,该局对城区内古树名木的生长情况做全面“体检”,并开展复壮工作。

  据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自2021年开始,该局陆续对城区的古树名木重新做全面调查,并建立“一树一档案”,实行专人管理、专人保护,采取杀菌、清理寄生物、施肥、灭杀白蚁、打复壮素等一系列的措施来维护管理。

  “土壤条件、生长环境是影响大树健康生长的主要的因素,我们会持续加强对区内古树名木的管理,全方位精心呵护,让大树茁壮生长。”廖英韶表示。

  江门日报讯(记者/张奕维)莺飞草长春色好,植树添绿正当时。日前,新会区司法局组织社区矫正对象开展义务植树活动。

  植树现场,大家挥锹铲土,分工合作,干劲十足。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辛勤劳动,大家栽下了一排排生机勃勃的小树苗和花苗,为家乡的春天增添了一抹绿意。

  活动期间,社区矫正工作人员还因势利导,以植树造林为契机,围绕“推行法治靠你我”政策法规教育主题,深入浅出地宣讲《森林法》《环境保护法》等法律知识。

  新会区司法局通过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式,组织社区矫正对象参加保护自然、绿化家园的公益活动,以实际行动守护家乡的绿水青山,既认真贯彻落实了《社区矫正法》,提高了社区矫正教育的精准性、有效性,又让社区矫正对象为家乡的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大家都表示,将遵规守法,珍惜生活,用更多的努力来回报社会。

关注我们
欢迎您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了解更多信息:
欢迎您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信息